2013年3月28日

奶粉成分父母矇查查






醫生籲勿盡信親友意見
為人父母非常著重嬰孩食用的奶粉品質,惟一項調查發現,接近九成受訪父母對嬰幼兒奶粉成分認知度偏低,有超過七成被訪父母是靠親友或網友相傳,兒科專科醫生提醒,父母必須嚴肅選擇奶粉,應清楚了解奶粉的成份及營養價值,以保障嬰孩健康。
為了解父母對嬰兒奶粉的品質及規管的認知,香港健康網絡於4月中旬進行了一項「本港父母對嬰幼兒奶粉品質的認知」調查,透過電子問卷成功訪問了540名育有一歲或以下嬰幼兒並有餵哺奶粉的父母。


食品法典訂有幼粉標準
在奶粉的品質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九成(88.1%)受訪父母對奶粉的成分並不清楚。另外,約四成(37.8%)父母在選擇奶粉時,未有考慮奶粉的儲存方法及售後服務。調查亦發現父母對有關奶粉成分的規管標準認識不足。只有四成多(48.9%)受訪父母表示知道嬰幼兒奶粉的成份及營養價值,要根據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訂立的《嬰兒配方及特殊醫用嬰兒配方食品標準》;另有超過六成(61.5%)父母不知道自己為嬰幼兒選用的奶粉是否符合CODEX的標準。

兒科專科醫生譚一翔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母乳是嬰幼兒的最佳食品,但當有需要餵哺奶粉時,父母必須嚴肅選擇,不應單靠親友及網上發放的意見。要清楚了解奶粉的成份及營養價值,確保能為幼兒提供安全而足夠的營養。並在有需要時向醫護人員查詢。

他指出,「其實國際間對幼兒奶粉的規管非常嚴格,並以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訂立的《嬰兒配方及特殊醫用嬰兒配方食品標準》作為奶粉的指弔,因此父母選擇奶粉時可以此作指標,同時最好避免選擇一些不合乎國際標準的奶粉」。



本港無規管幼兒奶粉
香港健康網絡總監伍妙敏在同一場合表示,父母普遍不清楚奶粉的成分及標準,而本港並沒有專門規管嬰幼兒奶粉的法例,更加沒有訂立奶粉成分的標準,故一些不合乎國際標準的奶粉有機會可以在港出售,未能為嬰幼兒健康提供足夠保障。
她建議,政府應回應父母的要求,抽查及檢驗市面出售的嬰幼兒奶粉,並制定法例要求所有在港出售的嬰幼兒奶粉,必須符合國際標準等,以保障嬰幼兒健康。



如有需要選用配方奶粉 5大注意事項

  • 了解成份和營養價值
  • 符合國際標準
  • 注意存放及查詢方法
  • 應有中﹑英文標籤
  • 如有疑問即向醫護人員查詢




譚一翔
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成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3月25日

我3歲的兒子常常咳嗽和有喘鳴聲,怎辦?





咳嗽和呼吸有喘嗚聲皆是小童常見的呼吸道症狀,通常和呼吸道感染有關。但復發性或長期性的咳嗽和喘嗚則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如過敏﹑吸入異物﹑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或胃酸倒流等。但通常最重要的考慮是區分感染和過敏。家長必須記住: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是孩子開始上托兒所﹑幼稚園後不能避免的情況,是免疫系統成熟的過程。諸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影響到3歲以下孩子呼吸道內的較小分支(小支氣管),引致小支氣管炎。發熱﹑咳嗽和喘嗚等症狀會隨之而來。通常孩子透過身體自身的免疫功能在1-2週內康復。這些感染會使身體產生免疫抗體,隨著孩子成長,四﹑五歲以後感染便會減少。有一些孩子天生小支氣管較窄,就如有些孩子會長得較高﹑有些眼睛是藍色一樣。這些先天性小支氣管較窄的兒童,可能會繼續在3歲之後出現咳嗽﹑氣喘,並持續到6歲左右。當他們逐漸長大,小支氣管亦隨之長粗,問題便會隨之消失。


另外有一些孩子有家族遺傳的過敏體質(父母﹑兄弟姐妹有過敏性鼻炎﹑哮喘﹑濕疹﹑蕁麻疹等),或者他們本身患了上述過敏性疾病,則可能在3歲之後出現持續咳嗽﹑氣喘現象。他們是最容易患上長期哮喘的一群。由於6歲前的孩子的各種症狀重疊,原因各異,醫生無法在他們年紀尚小時肯定指出病因。通過詳細的病歷﹑持續觀察﹑肺功能測試及過敏檢查及適當的藥物治療試驗,醫生才能肯定判斷你的孩子將來會否繼續演變成哮喘,抑或漸漸遠離這病。

譚一翔 
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Parents Journa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3月19日

BB內衣的重要性(二)



BB內衣種類:

一般寶寶的內衣分為四大類:和尚袍﹑膊頭扣鈕﹑開胸扣鈕和過頭笠內衣,各有不同的用途,適合不同年齡及需要的小朋友。

和尚袍:連身款式,左右兩幅布以絲帶連繫,好處是不易刮傷皮膚,方便穿著,「新手」父母會覺得較容易替BB更衣。不過只適合初生BB,較大的BB身體活動較多,和尚袍不夠靈活。

膊頭扣鈕:過頭笠的連身款式,在膊頭位加了鈕扣,令領口更寬鬆,容易穿著。不過要注意,金屬鈕扣比較容易引起BB皮膚敏感。

過頭笠內衣:沒有鈕扣的內衣,更貼身﹑舒適,BB感覺會更好。不過初生嬰兒的骨骼較軟,不太適合穿著,否則易扭傷頸骨。未「熟手」的父母,可能會覺得麻煩,而且增加穿衣時間,寶寶容易著涼。

開胸扣鈕:設計與和尚袍差不多,不過中間以鈕扣連繫,同樣穿衣方便,而且更貼身。不過金屬扣容易引起敏感,另外當BB爬行時,鈕扣容易壓住胸口,令BB感到不舒服。



無污染內衣
內衣除了要透氣﹑舒適之外,本身製造的物料都十分重要,沾在衣服上的細菌﹑塵埃可用清潔用品消除,但製衣用的漂染劑,當中可能含有鉛﹑甲醛等化學成分,危害寶寶健康。市面上有些有機棉衣可確保不含殺蟲劑及農藥,而紡織過程不含化學染料之餘,亦採用抗菌技術技術處理,減低敏感情況出現。




媽媽Annie親身體驗:
小模特兒詠妍平日並沒有特別注重內衣問題,媽咪Annie摸過這些有機棉內衣後都大讚質地柔軟:「囡囡有時候會因為出汗而感到痕癢,剛剛摸過有機棉內衣的質地,覺得較普通內衣的舒適﹑柔軟,都會考慮轉用。」


譚一翔
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東方新地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3月18日

BB內衣的重要性(一)



BB內衣的重要性
BB的肌膚幼嫩,特別容易受外來污染物造成敏感症狀,所以要做足防護措施。而內衣,作為寶寶的第一層保護,如果本身都含有細菌,或化學劑等致敏物質。就會對BB構成傷害,所以要謹慎選擇。


內衣的重要性
兒科專科譚一翔醫生指,內衣對小朋友來說不是必須,視乎天氣及情況而定,如在炎熱的夏天時,內衣的功用則不大,反而在秋冬,一件貼身﹑舒適的內衣則有保溫的作用,因為嬰兒的體積小﹑控制體溫的能力較弱,所以比成人更需要貼身的衣服來保暖。他亦表示,小朋友穿的衣服不要太厚,因為衣服太重會壓住BB的身體,反而薄身﹑貼身的衣服更好,寧願多穿幾層。


選購時應注意地方:

  1. 最好100%純棉製造,因為比起其他物料,棉質對嬰兒最為安全。
  2. 最好沒有鈕扣,就算有,都應選膠製的而非鐵製,避免刮傷及刺激皮膚。
  3. 開鈕的內衣,應選在膊頭或臀部下開鈕的款式,中間開胸鈕扣比較不建議。
  4. 內衣要揀貼身的尺碼,不要太鬆,削減保護作用。
  5. 白色或沒經漂染的款式最安全。
  6. 棉花質量各異,不一定有機棉才是最好,選購時憑手感,覺得柔滑﹑舒服就可以。(續)


譚一翔
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東方新地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3月12日

楊婉儀與子女創意健康生活(二)




口罩﹑奶嘴 子女隨身物
除了注射疫苗外,Winnie與子女上街時,也會預備口罩。「在他們的書包﹑背囊或自己的車上必有口罩,以防不時之需。」Winnie曾見過有些小朋友是戴上成人口罩,「成人口罩尺碼會大一點,兩旁出現空位,飛沫容易乘虛而入,兒童口罩較為適合他們的面形。」

此外,她在子女自小起,已用上奶嘴,防止他們有啜手指習慣,「奶嘴弄污可以清洗如他們有啜手指習慣,有時疲倦時便會不自覺把手指放入口中,讓細菌詮入身體。」Winnie也會叮囑子女吃飯前﹑玩耍後﹑入睡前都要清潔雙手,因入睡後,他們有機會擦眼睛,要杜絕每一個被細菌入侵的機會。


後記:
楊婉儀是1995年的香港小姐冠軍,事隔15年,從她的臉上與身上,絲毫找不到歲月流逝的痕跡,反而多添了一份母愛情懷。與她談及閱讀書籍,她不諱言現在大部份時間也花在閱讀育兒書籍上,相信她的子女必定可以繼續在創意健康生活中成長。




醫生話你知(譚一翔 兒科專科醫生)

Q:如果感染肺炎球菌,會有甚麼後果?
A:肺炎球菌是最常見感染人類呼吸道的細菌,此細菌共有逾九十種不同血清類型,常見於人體的上呼吸道,患者多為孩童及長者,大多經由飛沫及接觸患者傳染。細菌多佔據在鼻咽位置,伺機走入氣管及肺部,常見有中耳炎﹑肺炎及氣管炎等;如進入血液的話,有機會患上毒血病﹑腦膜炎﹑骨炎等,嚴重的話,會對生命構成威脅。

Q:哪一個季節是肺炎球菌高峰期?
A:一年四季都有機會發生,而在每年的3-4月及11-12月發病率相對地高。其實,有20%小童的咽喉已有病菌,病菌可能會隨著飛沫,經由人傳染,小朋友回校上課,也增加患病風險。

Q;有甚麼預防方法?現時香港有多少種疫苗是針對肺炎鏈球菌?
A:最有效的預防方法便是接受疫苗注射,公立醫院現在提供7價對付肺炎球菌疫苗,計劃十月便會推出10價。其實,美國在三月份已提供13價,亦建議曾接受7價或10價的七歲以下兒童多注射一針,令健康得到最佳保障。而香港的私型醫療機構,部份亦會提供13價疫苗注射。




譚一翔  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孕媽媽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3月11日

楊婉儀與子女創意健康生活(一)



教導小朋友。除了愛心﹑時間及智慧外,也要加上少許創意,讓子女享受學習過程。作為父母,最緊張莫過於子女健康,已育有一子﹑一女的楊婉儀(Winnie)也不例外,她會誘過遊戲方式及家中小擺設,邊建立親子關係,邊傳遞訊息。

素來注重子女健康的楊婉儀,因近年肺炎球菌肆虐,小朋友成為主要攻擊對象之一,為了子女健康著想,已替他們接受了疫苗注射。她坦言很怕打針,但為了樹立榜樣,每次在子女打針前,都會與他們預演醫院情景一次,亦會藉日常生活細節灌輸正確的衛生常識,好讓他們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學做「清潔大使」
做父母必須要有創意,不知大家會否認同,皆因常要想出令子女樂在學習中的方法,而擁有兩名子女的Winnie連在教曉子女衛生常識上。也借用了家居的配件發揮其創意。「由於肺炎球菌無處不在,嚴重的更會患腦膜炎,所以一定要子女注重個人衛生。在家中洗手間必備洗手液,門口亦要放置消毒液。」

由於此病菌常見經人類傳播,每有親友探訪,子女便做了「清潔大使」,「如果我們主動要求客人洗手會有點尷尬,但當小朋友把消毒液端在客人面前,他們不會婉拒,而子女會當作一個小遊戲,為客人擠出少量,若他們聞聞當中的香氣,大家又可以多一個話題。」同時,Winnie也會與子女談及衛生的重要性,所以她會購買易有泡泡的洗手液,子女既易使用,又會看見大量泡泡而對洗手感興趣,確實,每個過程也需花點心思,小朋友才容易掌握精髓所在。


打針前必玩遊戲
BB一出生已開始接受多種疫苗注射,一向注重子女健康的Winnie,也明白當中的重要性。「從政府宣傳﹑兒科醫生﹑其他家長﹑網上等途徑,得知感染肺炎球菌的嚴重性,早已為子女接受了七價的疫苗注射,但我知道遲些會有十三價的疫苗推出,到時我也會帶他們補打,讓子女得到覆蓋最佳的疫苗。」

不過,Winnie也會為著子女打針而頭痛,皆因他們始終怕痛,所以事前要預演一次,「每次打針前,都要與他們扮演一埸醫生病人的遊戲,把整個打針過程實習一次,讓他們有足夠心理準備。」有時,Winnie更會稱讚她不怕痛,「也可以用小禮物,如沒有哭的話,可以再多一份小禮物。」

Winnie坦言別告訴孩子打針不痛,應對他們說:「是有點痛的,但很快沒事!」要不然,他們以為父母欺騙自己,不再相信父母。(續)





譚一翔  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孕媽媽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3月5日

致命肺炎鏈球菌出現 半數家長未知


家長警覺性不足 
致命肺炎鏈球菌出現 半數家長未知
本港近期發生4宗已接種疫苗的兒童感染可致命的入侵性血清三型肺炎鏈球菌個案,但香港兒童健康疫苗關注組的調查發現,近半數受訪家長不知道近日出現可致命的血清三型肺炎鏈球菌,逾七成家長不知道政府免費提供的疫苗不能夠預防血清三型;建議政府引入13價疫苗。有兒科醫生建議,當局應將肺炎鏈球菌入院個案,納入法定呈報機制。

家長警覺性不足
關注組本月中訪問了674名育有5歲以下子女的家長,發現48%受訪家長不知道近日有兒童感染血清三型肺炎鏈球菌;73%表示不知道政府免費提供的7價及10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不能夠預防血清三型;66%家長不知市面上已有涵蓋較廣的13價疫苗,反映家長警覺性不足。近87%認為政府應引入保護範圍更廣的疫苗。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表示,2007至2009年處理12宗肺炎鏈球菌入院個案,當中有5人要送入深切治療部,部份人當時有接種免費疫苗。韓指出,無一種疫苗長期有限,要監察其轉變,倘未來幾個月再有多人患血清三型肺炎鏈球菌,就要比對去年數據,若個案明顯增加,應考慮轉疫苗,家長應向兒科醫生查詢應否擴大保障範圍。


13價保護率最高
韓錦倫表示,入侵性肺炎鏈球菌疾病現時並非法定呈報的傳染病,建議政府強制將兒童因為肺炎鏈球菌入院,納入呈報機制。

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能針對共13種最常見的血清類型,是目前對嬰幼兒保護率最高的疫苗,預防急性中耳炎、肺炎、腦膜炎、菌血症等感染。關注組召集人賴仁彪要求政府效法英美地區,將13價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納入兒童疫苗預防計劃,避免出現社區爆發,影響兒童健康。






資料來源: 新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3月4日

Looking after number one





Breast milk is tailor-made for your baby and provides overall nutrition and immunity from disease. There is also ample evidence that early infant feeding relates to a person’s future health. Babies who are not breastfed are more liable to allergies, eczema and obesity in the future.

Rates of breastfeeding are not high in Hong Kong: about 40 per cent of mothers are breastfeeding when discharged from government hospitals, but after one month it is down to 15 per cent to 20 per cent.

We recommend six months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plus a few more, because when solids are introduced the presence of breast milk helps the body to handle and digest them.
There are many things breast milk has that you can’t get from formula. These include hormones, life cells,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nzymes and immunoglobulins, which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to the baby.

Dr. Alfred Tam ( Specialist in Paediatrics  )





Reference information: www.children818.com

It is not intended as medical advice to any specific person. If you have any need for personal advice or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your health, please consult your Pediatrician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