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

潮濕天咳不停 隨時霉菌入肺

近日「回南天」,天氣變得潮濕,容易滋生細菌及霉菌,有專科醫生指,部分人一旦免疫力下降,抵抗力薄弱時,或會造成較罕見的「霉菌入肺」,誘發發炎或敏感反應,惟因症狀多為咳嗽、哮喘等呼吸道不適,容易被誤以為是一般細菌或病毒感染,若延誤治療可影響肺功能。

霉菌屬於真菌類,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譚一翔解釋,霉菌在周遭環境中無處不在,並在空氣中釋放孢子,根據不同環境而存在,「天氣乾燥時霉菌會冬眠,相反,潮濕時就會開枝散葉」,每逢遇到水份、有機物如棉質,以及被鋪、人的皮屑等,都能助長霉菌孢子滋生。

長期病患者高危

譚續說,如抵抗力強,可預防真菌感染,一旦免疫力下降,加上環境及天氣因素,便很易中招。「如本身多病,例如正服用大量抗生素、癌症及糖尿病患者等」,或會誘發較罕見的「霉菌入肺」。

他指,霉菌入肺的症狀可分兩類,第一類為真菌感染肺部,破壞其組織並繼續生長,會引起發炎反應,包括咳嗽、濃痰等;第二類為敏感反應,是免疫反應產生所致,不會對患者造成組織傷害,但會出現哮喘等不適。譚又稱,因患者大多為呼吸道不適,臨床上較難區分是否「霉菌入肺」,即使做肺部X光檢查,如組織未有被破壞亦較難發現,需靠醫生詢問患者病史查證。他提醒,若延誤治療,嚴重感染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缺氧、肺功能失調等。

Toby星級家務助理周彩玲表示,無陽光照射、接觸到較多水份、長期無清潔均屬容易發霉位,包括鋅盆底部、床頭邊、冷氣機頂、梳化背、雪櫃膠邊等,建議可用醋及蘇打粉清洗,並以舊絲襪包裹報紙放置在鞋櫃及衣櫃,幫助吸味及防潮。



 

資料來自: Skypost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1年4月23日

兩三日便便一次未必是便秘 兒科醫生拆解兒童便秘成因

 
首次見到BB有便便,相信不少媽媽都會開心到想向全世界宣布,不過小孩的便秘問題大家又認識幾多?TOPick育兒節目《湊得輕鬆啲》就邀請到兒科醫生譚一翔,和大家探討兒童便秘的問題。

籲父母勿太早安排孩子學坐馬桶

譚一翔醫生指出,對於1歲以上的小孩而言,他一星期如果只有2次或以下的排便,再加上排便時感覺辛苦,需要用力及大哭,甚至大便有血、過硬等現象,綜合以上種種現象就可以算是兒童便秘。

在兒童便秘成因方面,大部份在1歲至5歲的孩子的成因主要與食物有關,當中包括孩子可能本身喝不夠水、攝取不夠纖維量及喝太多奶類。

除食物外,其他因素就包括現在有些父母可能太早訓練孩子學坐馬桶,令孩子因而害怕排便,死忍便意,結果導致便秘。事實上,其實大部份正常的小孩,即使父母從來不訓練坐馬桶,他最終有一天仍然能夠做到,所以父母不需太著急。此外,有些近4、5歲的孩子如果有過度活躍的問題,亦可能導致便秘問題。

飲水不足作為其中一個兒童便秘的成因,譚一翔醫生建議6個月的孩子大約日飲600ml至800ml奶就已經足夠,直至1歲的孩子開始可以進食固體食物,其日飲奶量可降至約500ml,到2歲時亦可減少至300ml已足夠,奶量下降的同時亦需適量補充水份。

長期忽視孩子便秘恐增患癌風險

至於攝取纖維方面,譚一翔醫生就表示孩子的飲食必須要維持多種類,即不同種類的蔬菜水果都要吃。芥蘭、菜心那些蔬菜的莖部,纖維含量就相當豐富,而火龍果、奇異果等水果亦多纖維,孩子不妨多吃。

對於坊間以甘油條處理便秘的做法,譚一翔醫生指出做法僅有短暫的效用,如父母經常為便秘的孩子使用此方法,更恐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因此長遠而言,他還是建議透過改善飲食習慣去解決便秘問題。

對於長期忽視兒童便秘的後果,譚一翔醫生認為其實這意味着孩子的飲食習慣本身有問題,這其實可以導致很多身體功能的問題,甚至有患上大腸癌及心臟病的風險。




 


 

資料來自: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767174/%E3%80%90%E5%85%92%E7%AB%A5%E4%BE%BF%E7%A7%98%E3%80%91%E5%85%A9%E4%B8%89%E6%97%A5%E4%BE%BF%E4%BE%BF%E4%B8%80%E6%AC%A1%E6%9C%AA%E5%BF%85%E6%98%AF%E4%BE%BF%E7%A7%98%20%20%20%20%20%20%E5%85%92%E7%A7%91%E9%86%AB%E7%94%9F%E6%8B%86%E8%A7%A3%E5%85%92%E7%AB%A5%E4%BE%BF%E7%A7%98%E6%88%90%E5%9B%A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1年4月16日

家族有「敏感底」易患哮喘 二手煙可刺激發作 (下)

當測試發現兒童的肺功能不足,或一氧化氮含量偏高,再配合使用氣管舒張劑發現哮喘情況有改善,臨床上便會診斷病童患上哮喘,需用藥例如類固醇作控制。



要預防患哮喘,家長要從多方面入手,包括餵哺母乳增加子女抵抗力,並讓子女接受疫苗注射減少病毒感染,藉此減低呼吸道的敏感反應,亦避免接觸二手煙、交通造成的污染空氣及塵蟎。譚建議要培養運動習慣、放假多到戶外吸新鮮空氣、作息有序,都對心肺健康、免疫系統有幫助。至於已確診的病童,及早適當診治,做好上述措施也很重要。



譚指,空氣清新機對改善室內空氣質素有幫助,尤其設HEPA系統可減少PM2.5懸浮粒子數目,但對預防敏感症包括哮喘則無研究證實,加上病童不會全日留家不外出,相信對預防或改善哮喘作用有限。



譚指,臨床上不少家長當知道子女確診哮喘後都難以接受,擔心「唔斷尾」、要成世食藥,或誤解長期用類固醇會影響生長或健康。類固醇是控制哮喘的主要藥物,多數病童使用的類固醇都屬於低劑量,即每日少於400微克或以下,屬安全水平,正確使用並不會帶來副作用。

若不及早控制哮喘,病情輕微可變成嚴重,哮喘病發不但令病童「喘得好辛苦」,病情嚴重更會有性命危險。譚指,病童肺功能減弱會增加感染風險及影響生長,包括較一般小朋友生得矮小。至於哮喘可否斷尾,其實及早控制哮喘,更有助減低病童日後復發風險。數據顯示,哮喘的兒童及成人發病率分別為10%及5%,反映兒童期病情有效受控,可減少長大後復發機率。


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譚一翔








資料來自: 蘋果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1年4月9日

家族有「敏感底」易患哮喘 二手煙可刺激發作 (上)

咳得多是否會演變成哮喘?父母患敏感症子女亦容易有哮喘?家長普遍對小兒哮喘有不少疑問,專家指出咳嗽只是反映氣道出問題,但不會因久咳而變成哮喘,但有敏感症家族史、曾受感染、接觸二手煙等卻是引發兒童哮喘的高危因素,家長多了解哮喘成因,有助預防子女患病。



不少家長都擔心幼兒經常咳嗽或「咳極唔斷尾」,長遠會引起哮喘。香港兒童呼吸及過敏學會榮譽會董、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譚一翔表示,咳嗽其實是一個症狀,引發兒童咳嗽的原因眾多,常見為感染,例如感染傷風感冒、患上肺炎、氣管炎,亦有可能是出現敏感症如哮喘。




天氣轉變、壓力大、情緒變差、接觸二手煙等,也是可以令哮喘發作的原因,譚指,哮喘屬於長期過敏性氣管發炎,當病人氣道受刺激,支氣管收窄,以致氣道受阻,引起氣喘、發出「hehe」的喘鳴聲音、咳嗽及有痰等症狀。咳嗽可由哮喘引起,但久咳卻不會演變成哮喘,臨床不會單靠咳嗽就診斷病人有否哮喘發作。




譚指,80%病童本身有過敏體質,容易有過敏反應,或有敏感症家族史,如父母、兄弟姊妹或祖父母有鼻敏感、濕疹或哮喘等敏感症,兒童也容易有敏感症包括哮喘。另外,後天因素也會令氣管變差,令屬過敏體質的兒童更易有哮喘病,包括一歲前曾感染呼吸道病毒,兒童期經常接觸二手煙、受污染空氣,如家人在家吸煙、住所接近交通繁忙的馬路,或經常接觸致敏源等。




懷疑小朋友患上哮喘,醫生可透過測試確診,譚稱,包括適合六歲以上肺功能測試、適合五歲或以上的一氧化氮含量測試。其中肺功能測試,通過呼氣及吸氣過程,評估兒童氣管有否受阻塞。評估呼氣時的一氧化氮含量測試,是因為哮喘病人氣管內的敏感性白血球數量較多,一氧化氮為白血球代謝物,若含量高反映可能有哮喘。


......續




資料來自: 蘋果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