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8日

第五病 Fifth Disease



細小病毒B19 (Parvovirus B19) 引起第五病(Fifth Disease),病徵包括面都出現似被掌摑後的紅印,因而有「掌摑面」病(Slapped Face Disease) 的別名。患者身體其他部分也可能出現淡紅色的疹,部份會有關節腫痛,但大部份不會出現發燒。

病毒由飛沫傳播,潛服期長達2 至3 周,患者主要在潛服期把病毒傳人,但當面部紅印出現後便不再有傳染性。一般患者在短期內自動痊癒,但孕婦感染,可導致胎兒貧血,甚至流產。先天性貧血如地中海貪血患者,感染細小病毒B19 可引致貧血急性惡化。沒有針對性藥物,也沒有預防疫苗,預防只能靠提升個人衛生。

鄧秀碩醫生兒科專科醫生(818兒科)







資料來自: http://children818.com/chi/fifth-disease.php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7月22日

細菌性腦脊髓炎 – 新疫苗





細菌性腦脊髓炎是由奈瑟氏腦膜炎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所引起,它是一種革蘭氏陰性雙球菌。目前已知有十三種血清型, 其中A、B、C三型是較容易引起大流行的。


細菌性腦脊炎是以直接接觸及飛沫為傳染方式,在小朋友相處的環境中容易大規模傳染。此病在感染後約有2-10天的潛伏期,然後以突然發燒,噁心、嘔吐、頸部僵硬的情形, 甚至會有意識混亂或者癲癇發作。腦脊髓炎會有相當高的死亡率,但經治癒的也可能留下神經學上的後遺症,如:失聰、智能發展障礙等。可幸是此病在香港是罕見的, 每年少於五人感染。


而其他導致腦脊炎的病菌, 例如肺炎鏈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 相信大部分在港的兒童已經接種了疫苗。最新的四價多醣結合疫苗除了可以預防A、C、Y和W135型腦膜炎雙球菌, 還比舊有疫苗可以提前為9個月以上的小朋友接種。需要兩劑,相隔三個月就可足夠產生抗體。


鄧秀碩醫生兒科專科醫生(818兒科)






資料來自:http://children818.com/bacterial-encephalomyelitis.php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7月14日

小朋友中暑




炎炎夏日, 酷熱天氣警告時會發出, 不但戶外工作的成人會中暑, 連小朋友也有機會因在陽光下玩耍而中暑。
   
中暑是一種急症,主因是體內產熱過度或散熱過慢而導致體溫上升, 如果超過攝氏40℃會使身體內許多器官系統產生衰竭。  
 
兒童較成人易中暑,因他們新陳代謝相對快, 身體表面蒸發水分的速度比成人高,再加上他們汗腺發肓未成熟, 大量出汗會加速水分流失。若不緊急處理, 會有頭暈, 疲倦, 作悶, 嘔吐, 肌肉抽搐或休克現象。高危小朋友, 例如肥胖、平常少做運動、有過中暑病歷,患病(例如糖尿病、腹瀉)等需要特別注意。

預防中暑首要是避免長時間在陽光猛烈下玩耍, 要適時休息和勤加飲水, 更要每隔20分鐘補水。倘若不幸中暑,家長應即時為兒童降溫,包括盡快搬運至清涼地方休息和向身上灑水降低皮膚溫度, 再尋求醫療援助。    

鄧秀碩醫生兒科專科醫生(818兒科)






資料來自:  http://children818.com/chi/kid-heat-stroke.php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7月8日

膿黃鼻涕勿輕視 - 鼻竇炎




鼻竇是頭顱骨中一個隱密的器官, 在鼻腔的上側、外側以及後側, 共有四大對。它們與鼻腔是連接的,具有調節吸入氣體的溫度及濕度功能,並有於發聲時鼻腔之共鳴,以及增加頭部浮力等功用。

鼻竇表面覆蓋一層黏膜, 與鼻腔相似,導致感染的可能性也相近。一般的上呼吸道感冒症狀如持續超過七至十天以上, 鼻涕開始變黃或綠及越來越膿, 就可能是急性鼻竇發炎。小朋友的病徵與成人不盡相同, 會有較多因鼻涕倒流引起的咳嗽, 鼻鼾, 鼻塞, 或耳痛, 嚴重的可併發中耳炎, 乳突炎, 眼眶炎, 或腦膜炎, 要盡早求醫。

兒科醫生會通過病歷的諮詢, 鼻腔或內視鏡檢查, 鼻竇X光和鼻膜細菌檢查, 都可以診斷出鼻竇炎,也可以分辨是否一般的呼吸道感染。

急性鼻竇炎的治療主要為抗生素,治療時間約需十至十四天, 再加收鼻水, 通鼻塞類藥物, 都可以治療鼻竇炎, 輔助性的鹽水洗鼻可有效地清除膿稠鼻涕和保持鼻腔清潔。

鄧秀碩醫生兒科專科醫生(818兒科)






資料來自:  http://children818.com/chi/kid-sinusitis.php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