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2日

發燒毋須太緊張?(一)

幼兒發燒,有些父母嚴陣以待,只因害怕「燒壞腦」,影響一生。但又有些父母對發燒毫不在意,認為只是「小兒科」。

嚴格來說,發燒不是疾病,而是身體其中一個生理反應,反映某些地方出了問題,必須提高警覺。

幼童發燒九成以上與感染有關,但除此以外,還有其他可能。雖然如此,家長不要做驚弓之鳥,而是膽大心細觀察孩子的情況,採取一系列降溫措施之餘,不忘定時量度體溫。如有任何異常或特殊情況,盡早求診。

兒科專科鄧秀碩醫生指站在醫生的角度看發燒,感染非全部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可能性包括:免疫系統或新陳代謝毛病,又或者是癌症。

常見五大感染

1.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耳鼻喉發炎
2.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氣管發炎、哮喘、肺炎
3. 尿道炎
4. 腦膜炎
5. 腸胃炎

準備「打仗」 勝敗未知

人 體正常體溫值介乎36.5至37.5度攝氏,當體溫持續高於38度攝氏,就界定為發燒。發燒期間身體會出現變化,包括:心跳和循環系統流動加快,體內的白 血球或抗體循着血流到達適當的地方「打仗」,一般是炎症發生的地方。「白血球的殺菌能力於體溫上升時較強,故發燒可以是一個好現象,暗示身體正與敵人抗 衡。」

低燒或高燒不能反映病情的嚴重性,鄧醫生強調評估疾病須綜合所有病徵:如果家長觀察到孩子發燒期間的行為舉動與平常沒有兩樣,依舊吃得、瞓得、玩得,可暫作緊密觀察,同時採取物理降溫措施,例如:以溫水抹身、多喝水和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暫無需要使用藥物。

但如果孩子發燒並伴隨以下病徵,不論高低燒與否,建議盡早求診:
- 食慾下降超過50%
- 活躍程度比平常下跌超過50%
- 非常疲倦
- 神情呆滯或反應遲鈍
- 嘔吐
- 抽筋















資料來源:Parenthood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