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

黃臉BB冇有怕 (下)

正常飲食和排泄 助左舒緩黃疸

若然BB只患上了輕微的生理性黃疸,便有機會透過正常飲食和排泄而慢慢消退。這十分依靠BB有足夠的飲食和排泄,一般情況下每日尿濕六條尿片,有一至兩次大便,而顏色也偏黃,便表示BB正在排出膽紅素。反之若BB的吃乳量和排泄不理想,便有機會令黃疸更為嚴重。新手媽媽有需要時可以先泵出母乳才喂BB,可較准確掌握每餐飲奶量。

G6PD可導致黃疸病

原來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缺乏症 (G6PD deficiency) 可導致黃疸。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 (G6PD) 是紅血球中的一種正常酵素,其作用是保護紅血球,而有G6PD的患者,紅血球有可能因受到破壞而大量分解,產生過量的膽紅素,令罕髒不勝負荷,造成嚴重黃疸。因此G6PD的患者要避免服食金銀花、牛黃、珍珠末等中藥,一些抗生素也要避免服用,患此症的孩子及其照顧者也不能接觸臭丸(萘類) 及含有萘類之制成品,而患者更要忌食蠶豆。現今香港約有4.5%男嬰和0.5%女嬰患有此症,其致病的原因與遺傳有關。

黃疸Q&A

Q1: BB有黃疸,是否可以繼續喂母乳?

A: 事實上,不論是飲配方奶粉或是食母乳的BB,也有機會有黃疸。坊間提及有喂母乳的BB,黃疸會退得較慢的說法,其實是因為其奶量不足所致。由於部分的母乳媽媽在初期未能完全熟練地喂母乳,令BB未能飲足夠的奶量,影響排尿和排便次數,令膽紅素較慢才排出體外。反之只要能確保BB有足夠的奶量,喂哺母乳便沒有任何問題。

Q2: 黃疸需要覆診嗎?

A: 需要。即使BB經過照燈後令膽紅素回落,但這也未必別意味著是完全康復,因為膽紅素有機會反覆回升,故建議在12-18小時後再作檢測。如果檢測後發現膽紅素仍然偏高,那便需要再次接受照燈。

Q3: 持續黃疸正常嗎?

A: 如果BB持續有黃疸,父母便應該注意其大小便的顏色,如果BB的健康正常,其大便會較小便深色,若情況相反,便有機會代表其肝髒或膽管出現問題。因此醫生提醒家長,一定要在BB三星期大時作一次檢查或抽血化驗,以及時發現有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及早跟進。

治療方式


如果只是一般的生理性黃疸,醫生便會以照燈的方式為BB診治。這些燈的光線和一般的電燈和陽光不同,其光線照射在身體時,能改變膽紅素的結構,使膽紅素可更易經尿道排出;同時膽紅素本身的毒性會下降,減低對BB腦部的風險。現今這類治療燈已十分先進和安全,只要BB戴上眼罩便不會有風險。若BB在照燈後指數仍上升,便有機會需要為他們換血,不過出現的機會甚微。若BB是因為其他肝髒問題而導致黃疸,這時醫生便會再進行檢查和診斷。

黃疸風險

只要治療得宜,一般的生理性黃疸大多不會對BB構成嚴重影響。不過若耽誤了治療的時機,令膽紅素一直偏高,便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短期方面,初期BB會經常有睡意,容易久睡,四肢會軟弱乏力;當情況惡化時,BB會發燒、脾氣變差、四肢轉為僵硬;情況再惡化,便會令BB抽筋、昏迷及呼吸系統衰竭,甚至死亡。

長期影響方面,黃疸會使BB患上痙攣、聽力受損,更會影響琺琅質,影響牙齒健康。不過香港醫療制度完善,黃疸BB都會得到應有的治療,故病情惡化的機會甚微。



何慕清兒科專科醫生







參考資料: New Parenthood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10月26日

黃臉BB冇有怕(上)

「BB有冇黃呀?需要照燈嗎?」這可能是不少新手父母向兒科醫生詢問的第一個問題。所謂「有沒有黃」,便是問BB有沒有出現黃疸,是否需要進一步醫治。關於黃疸我們雖然時有聽聞,但大家又是否了解其背後的成因呢?黃疸又是否算是一種疾病?

生理性黃疸

新生嬰兒黃疸是指嬰兒在出生後一個月內,其皮膚及眼角膜發生黃的現像,這主要是由於血液中的膽紅素過高所致。新生嬰兒的膽紅素一般較成人高,成人17度便會開始變黃,但嬰兒剛出世便基本有17度,可見新生嬰兒黃疸十分常見。不過新生嬰兒的黃疸一般要在出世2-3日後,待他們的身體器官獨立運作後,才會漸漸浮現,單憑肉眼是難以准確判斷是否有黃疸,必須透過驗血而獲得准確的度數。

生理構造引起

其實一般的新生嬰兒黃疸,是由於新生兒本身的生理構造而引起的。當我們的身體正在運作,身體內的紅血球分解時,會產生膽紅素和其他物質,而膽紅素會經由肝髒處理後變為無害物質,再排出體外。但由於新生嬰兒發育未完成,生理上和成年人有別,使身體未能完全把膽紅素轉化和排出,最終使膽紅素累積,造成黃疸。

三大原因:

1. 新生嬰兒紅血球數量較多

新生嬰兒的紅血球數量較成年人多,成年人的紅血球指數一般在11-12,而新生兒則大約在16-17左右。紅血球數量多的同時,其分解的周期也較快,成年人的周期若為3個月,而新生兒的紅血球周期則為85日。這些因素會令新生嬰兒分解出較多的膽紅素,令身體較難全部轉化和處理。

2. 處理能力有別

新生嬰兒的肝髒功能仍未發育成熟,其處理膽紅素的效率遠較成年人低,這也令膽紅素容易在BB身體累積,出現黃疸。

3. 膽紅素於腸髒被吸收

由於新生兒的身體未能完全把膽紅素轉化,故膽紅素在腸道會再次被吸收,成為一個循環,使新生兒黃疸最長可出現3至4個月。


何慕清兒科專科醫生







參考資料: New Parenthood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10月20日

手足口病身體接觸傳播

 




踏入炎夏,天氣變得悶熱,又是病菌孳生的好時機。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自4月起手足口病的個案不斷增加,不少幼稚園爆發多人感染而停課。因病毒具傳染性,不少家長均非常擔心子女因上學而感染;而醫生指出只要保持良好個人衞生,避免長時間逗留公眾地方,有助減低患病機會。




春夏高峰期

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毒性感染疾病,主要由腸病毒柯薩奇病毒引起,而另一種病原體腸病毒71型因會引致腦膜炎、腦炎等嚴重後果而備受關注,然而感染此病毒的機會相對較低。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是39月,因為腸病毒於熱天繁殖能力較快,且生存能力很高,一般需要50℃高溫才能夠被殺死,故此容易於夏天滋長。


病毒生存力強

一 般傳染性疾病會透過患者的唾液或分泌物傳染,然而手足口病能夠通過與患者身體接觸而傳染。兒科專科醫生鄧秀碩指出:「腸病毒生存能力頑強,並且能夠長時間 殘留於身體或物件上,故此只要接觸過患者或受污染的物件即很容易感染。
 
再者,兒童本身抵抗力弱,且自理能力較低,如忘記如廁後洗手和打噴嚏沒掩鼻口,此等 均會有助病毒傳播和細菌孳生。」一般來說,手足口病的潛伏期是37日,還會透過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泡和糞便傳染,而且亦有機會依附於成人上,繼而傳染給小朋友,故此家長與小朋友都必須注意個人衞生,勤於消毒經常使用的物品免受感染。

 
病後並無免疫
 
手足口病病發初期可能會出現類似感冒的徵狀如發燒、喉嚨痛等,繼而手腳出現紅疹和口腔有疱疹,大部分患者會在1星 期內自行痊愈,一般醫生亦會採用徵狀療法,針對病徵開藥物以紓緩患者不適。
 
由於腸病毒種類繁多,鄧醫生強調已痊愈的患者並無免疫能力,現時為止也沒有疫苗 可預防此病,因此病毒高峰期間,家長應盡量減少帶小朋友去人多的公眾地方如公園、遊樂場等,亦要經常洗手以保持雙手清潔及消毒被分泌物或排泄物染污的物 件。家長要細心觀察子女的病情,如出現持續高燒、神志不清等情況應及早就醫,如果兒童手腳出現紅疹應避免上學,以免把病毒傳染開去。


鄧秀碩 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www.children818.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10月13日

病毒無處不在 嬰幼兒防病無計可施?(下)

無針對性藥物對付病毒
何 醫生解釋,早期診斷和對症下藥是治癒疾病的關鍵。不同的致病原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如由細菌引起的疾病可使用抗生素,真菌感染可使用抗真菌藥物等。不過,何 醫生指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大部分並沒有針對性藥物治療,只能靠患者的免疫力對抗疾病。正因如此,當嬰幼兒受到病毒感染後發病,無不令父母感到憂心。常見由 病毒引起的兒科疾病包括:


玫瑰疹:可由多種過濾性病毒引起,如人類疱疹六及七型病毒,常見於細B(一歲或以下嬰兒),主要病徵為高燒,及後皮膚長出紅點。


流行性腮腺炎: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常見於一歲以上的幼兒,主要病徵包括:唾腺腫痛,間中可出現失聰或腦部受感染等併發症。


德國麻疹:由風疹病毒引起,不論任何年齡的人士也有機會患上。患者會全身出疹,情況約持續35天不等,若不幸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如腦膜炎,存在致命風險。


病毒性腸胃炎:多數由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致病,常見於夏天。患者會有嘔吐和腹瀉的情況,細B容易因此脫水。故此,醫生多會處方電解水予以補充礦物質。另外,處方益生菌也很普遍,作用是防止腸道吸收和積存病毒。


小支氣管炎:由呼吸道合胞體病毒(RSV)感染引起,可導致小支氣管炎,令患者出現咳嗽及喘鳴。

何醫生指預防嬰幼兒受病毒感染致病,還是老生常談,注意個人衛生和均衡飲食必不可少。


防病毒對策
在嬰幼兒未懂得保護自己免受病毒攻擊之前,預防疾病的重任非父母莫屬。何醫生認為,預防病毒感染不過是老生常談,能夠做到以下幾點已能大幅減低患病風險:

1.      注意個人衛生
進食前後替幼兒清潔雙手,注意家居清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在流行性疾病高峰時節,避免到人多擠逼的地方活動。

2.      接種預防疫苗
按照疫苗接種計劃內的建議,按時帶嬰幼兒到診所或母嬰健康院接受預防疫苗。當中,MMR混合疫苗針對預防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流感疫苗可預防感染流行性感冒;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則針對可引致嚴重腹瀉的輪狀病毒。基於嬰幼兒的上呼吸道和腸道的抗病能力較弱,接種預防疫苗將可大幅減少受感染機會。

3.      均衡飲食
維持健康的飲食模式,多進食新鮮、富有營養的食物。當幼兒進入固體食物階段,應按時序為他們添加不同的食材,以防偏食。

4.      Playgroup勿亂去
嬰幼兒的免疫力尚在發展階段,一般至45歲才漸見成熟。加上他們的衛生意識極低,經常攬頭攬頸活動,固幼兒園或playgroup自然地成為了散播病毒的高危地方。建議父母不要過早讓幼兒前往這些地方學習或活動,特別是疾病傳播高峰期更是可免則免。

明德醫療中心 兒科專科何慕清醫生



 
  
資料來源:  健康動力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10月12日

病毒無處不在 嬰幼兒防病無計可施?(上)

疾病的出現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可能性為受到致病原的感染。細菌(bacteria)和病毒(Virus)是常見的致敏源,還有真菌(fungi)和寄生蟲(parasite)等兩類感染。生病看醫生,然後乖乖服藥屬正常不過的事情。治病必須對症下藥,可是部分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卻是無藥可醫。面對此情況,作為父母又可以怎樣保護孩子?

病毒無處不在。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機會接觸到病毒,特別是人流較多的地方,包括商場、幼兒集中地如幼兒園或幼兒中心等,都是傳染病散播的高危地帶。明德醫療中心兒科專科何慕清醫生指出,病毒的傳染性頗高,如近期流行的H3N2也就是其中例子。


主要經飛沫傳播
病毒種類繁多,各具特色,但傳播途徑卻是共通的,多數是經飛沫傳播,即接觸帶病毒者的口水、鼻涕或眼液等分泌物。以H3N2甲型流感病毒為例,它正是一種傳染性高,主要經飛沫傳播的病毒,一旦受到感染可引發流感。

不過,感染病毒後多不會即時發病,普遍會潛伏一段時間才顯露病徵,即所謂潛伏期。視乎病毒類型,潛伏期約310天不等。發燒、流鼻水、鼻塞、咳嗽、疲倦、嘔吐和腹瀉等,屬受到病毒感染後的常見臨床表現,至於特定的典型病徵,則按病毒類型而定,如風疹病毒引發的德國麻疹,會令患者全身長出紅疹;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典型病徵為唾腺腫痛。


過濾性病毒是什麼?
可理解為病毒的另一個稱號,其體積細小得連濾紙也能穿過,故有此名。
 

常見致病原
特性
例子
病毒
-          以單一粒子形式存在
-          是一些非常細小的生物,在一般顯微鏡下無法看見
-          傳染性極高
流感病毒、腸病毒
細菌
-          以單細胞形式存在
-          體積比病毒大
金黃葡萄球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
寄生蟲
-          以寄生方式寄生於寄主體內,需要依靠寄主提供住所和營養來生存
-          體積比細菌大
條蟲、原蟲、蛔蟲
真菌
-          生長和寄生蟲相似,也需要一個寄主。常見寄主包括動物、植物或泥土石塊
-          喜愛溫暖和潮濕的環境
-          繁殖速度快,
念珠菌



明德醫療中心 兒科專科何慕清醫生
......續 





 資料來源:  健康動力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10月6日

如何改變孩子偏食的壞習慣 ?



增 加孩子對飲食的興趣:這可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食材的構思:孩子總愛吃色彩繽紛的食物,家長們當然要投其所好,例如市場上有一些加入了蔬菜成份的通粉粉 條,煮出來的色彩效果不錯,當中也含有纖維的成份,小朋友喜歡吃,也同時可以吃得健康。另外,家長也不妨設計一些飲食游戲,例如跟小朋友作角色扮演,可以 飾演兔子的角色,一同吃小白兔愛吃的紅蘿蔔!但切記不要以強制的手段強迫小孩進食,因為這反而帶來反效果。


食材的設計:這個也是關於怎樣吸引孩子進食的問題,這也可從其習慣著手。孩子一般都喜愛用手拿著食物,然後放入口品嘗。所以家長也可從Finger Food的概念著手,例如將生果如蘋果,切成薯條的條狀,這對小孩也會產生一定的吸引力。








參考資料: www.children818.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10月5日

兒童腹瀉 - 急性盲腸炎危機




盲腸炎的成因是盲腸的開口處扭曲、腫脹、受糞便或寄生蟲等阻塞,加上受細菌感染,引致發炎。此症並沒有傳染性或遺傳性。盲腸炎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的人士身上,患者可能會發燒。痛的位置一般在腹腔右下方,當醫生按肚檢查時,病人會痛得大哭。




雖然這是很古老的疾病,但是在診斷方面卻一直沒有很大的突破。目前診斷主要依據患者臨床表現和身體檢查。還可以利用高解像度超聲波協助,令準確度增加,至於白血球數目、小便檢驗可以用作參考。若延誤診治,盲腸可能會化膿破裂,造成腹膜炎。



患者從疼痛開始可能要一段時間,才會表現出完整的臨牀症狀。如果開始懷疑盲腸炎但不能確定,醫生通常會要求患者留在醫院觀察,家屬應該要配合。



在年紀較小的孩子,特別是小於
5歲診斷卻相當的困難,主要這年紀的幼童不會表達疼痛,也不會描述疼痛轉移的特性,而且有部分這年紀小孩會腹瀉,容易被誤診為急性腸胃炎,這些因素容易造成診斷延誤。最後可能在手術時,盲腸已破裂產生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若較小的幼童腹瀉,同時腹脹特別厲害,除急性腸胃炎外,應要仔細評估有否盲腸炎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 www.children818.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