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2日

兩款寶寶零食鈉含量過高




飲食物語

醫學僧副會長及健康教育委員會聯席主席兒科醫生陳以誠表示,嬰幼兒的腎臟並未發展成熟,進食太多鹽會加重腎臟的負荷,長遠會影響腎臟和心臟健康,建議嬰幼兒食品不應加鹽。

另外,陳以誠醫生又表示,牙仔餅帶給嬰兒的滿足感,是由咀嚼而來,換句話說,牙仔餅主要的功用是給嬰兒咀嚼﹑按摩牙肉以舒緩牙肉疼痛;其滿足感不應由糖分而來,牙仔餅亦不需以糖吸引嬰兒進食,故此,陳醫生認為牙仔餅不需加糖。若幼兒長期進食太甜的食物,會令他們養成嗜吃甜食的習慣,漸漸不喜歡淡味食物,而且進食過多糖分會令兒童過重及肥胖。
陳醫生建議,嬰兒的膳食主要以母乳或嬰兒配方為主,而嬰兒配方成分必須與母乳相若。而學前幼兒的膳食應跟隨「健康飲食金字塔」的比例,實行均衡飲食,即五穀類(如米﹑粉﹑麵﹑麵包﹑麥片)於膳食的比例應最大,吃最多,其次是蔬菜及水果,再其次是吃適量的肉類﹑魚﹑蛋﹑豆類及奶品類,而油﹑糖和鹽類應吃最少;此外,還要喝充足水份。





資料來自:http://children818.com/chi/snacks-sodium.php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6月15日

醫生教路 免頻換奶粉

摩肚治嬰兒便秘

子女能成龍成鳳之前,原來最令父母飲得杯落的是孩子可以天天大便。家中嬰兒幾天有入無出又或「屙石頭」,家長憂心如焚三日換一次奶粉,又強行用手指撐開嬰兒的肛門排便, 令小屁股受傷流血。有兒科專科醫生指,若嬰兒大便不暢順, 可沿其肚臍順時針打圈按摩;至於有說日本奶粉不易致便秘, 其實是因為含有輕瀉劑。
何太的兒子半歲開始出現便秘, 由每天一次排便, 變為兩三天一次, 糞便很硬,每次都要十分用力排出, 何太於是每三天轉換一次奶粉, 又以手指撐開兒子肛門, 令糞便排出, 最終兒子肛門流血, 問題至三歲仍沒有改善, 「 佢後來直情係一滴一滴咁滴血出, 好擔心佢有大病, 周圍帶佢睇醫生。 」 兒科專科醫生譚一翔指, 何太兒子的糞便硬, 是便秘的病徵, 但家長不應強行以手指分開肛門。他表示, 不少家長對子女便秘過份擔心, 事實只有極少數個案與嚴重疾病有關。

六個月大可飲西梅汁

譚一翔解釋,嬰兒超過一日不大便、大便不暢順、大便中有粒粒、糞便顏色較深或呈綠色、大便很臭或有酸味,甚至數天不排便也不算是便秘,只要最終排出的大便軟身,也算正常。若家長不放心,可以在嬰兒放鬆時,輕按他們的腹部,若發現肚仔「谷實」,「加埋成日喊呀, 扭曬個身,唔舒服呀好,就可能係便秘喇。」

譚一翔指,現時的奶粉大多加入乳清蛋白,又含微量元素,易被嬰兒腸胃吸收,但若奶粉用得太多,家長不斷擠壓量匙的奶粉,會令嬰兒因水份不足而便秘。

此外,腸胃不適、飲水不足和生活習慣改變也會引發便秘,「最常見係家長訓練小朋友戒片,小朋友於是唔肯屙,越唔肯屙就越難屙。」他不贊成父母用打罵或威嚇手段迫子女「 戒片」,否則只會落得子女「屙石頭」的下場。

他建議父母不要把奶粉溝稀,每天額外給三至四個月大的嬰孩餵兩至八安士水,並混入小量葡萄糖令水更易入口,但不要使用蜜糖,因為蜜糖未經消毒,可能影響健康;六個月大或以上的嬰兒,可以飲用西梅汁及蘋果汁,但豆奶則沒有效用;一歲以後,可以剁碎菜蔬混入稀飯當中。

另外,家長可沿嬰兒肚臍周圍順時針或在肛門處以打圈方式按摩,洗澡時,以溫水輕揉胃部或肛門,輪流拉動他們的腳,幫助他們排便。


  • 嬰兒便秘的定義
  • 每週排便少於兩次
  • 排便次數較過往減少
  • 因排便而哭泣、腹痛、腹脹或肛裂
  • 糞便很硬,並呈波子或彈珠狀
  • 處理嬰兒便秘的方法
  • 按奶粉罐指示調校奶粉,勿擠壓量匙
  • 多餵嬰兒飲開水
  • 六個月以上嬰兒可喝蔬果汁
  • 按摩嬰兒腹部,或多拉動其腳部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