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8日

小兒麻痺症和小兒咳嗽



小兒麻痺症是一種能導致麻痺及死亡的嚴種疾病。病毒分為三種類型,即1,2,3型。病毒會經糞便傳播,亦可通過受糞便污染了的食品及奶類傳播。患者會出現輕微的發燒、頭痛、喉痛、嘔吐、肚瀉、或便秘症狀。當中小部份會出現肌肉疼痛,和四肢及面部的肌肉無力。家長可為嬰幼兒接種小兒麻痺症疫苗。

小兒麻痺症疫苗有兩種,一為含有活性病毒的口服疫苗,一為滅活注射用疫苗。它們都包含了三種小兒麻痺症的病毒。但因為小兒麻痺疫苗被廣泛採用,世界上已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沒有新增的小兒麻痹病個案,所以情況是較為滿意的。治療方面,基本只是支持性治療,並沒有藥物可消除病毒。

小兒咳嗽
兒童咳嗽有很多起因,如果咳嗽不超過14天,大多是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感冒。如果咳嗽兒童太久,就必須要諮詢兒科醫生的意見。

兒童咳嗽有可能是氣管敏感或哮喘的先兆。家長要留意兒童呼吸時有否出現喘嗚或呼吸困難的情況。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24日

選擇合適的紙尿片

紙尿片可說是BB出生後的必須品,基於現今的科技進步及方便性,大部人都會使用一次性的紙尿片。紙尿片的主要功能是吸收BB的大小便便,便便先穿過表面一層不吸水的透氣層,內層可隔離皮膚,避免直接接觸,減少刺激,中間層是吸水墊,最底層(外層)是不透水的,以防便便外滲出來令衣服弄污。紙尿片中的強力吸收物料,能保持皮膚表面乾爽。

有家長仍喜歡使用尿布,但由於便便平均滲透至尿布,濕尿布表面直接接觸BB皮膚,使BB感到不適,因此家長需勤換尿布。此外,清洗尿布的清潔劑也要小心選擇,以防BB對清潔劑產生過敏反應。

隨著BB體重增長,家長需更換不同尺碼的紙尿布,過大過小都不適合。便便量較多的BB,父母要選擇內側、外側都有折褶以及背部有彈性腰圍或有彈性貼貼的紙尿片。以上設計可令紙尿片更貼緊皮膚,減少漏便便的問題。此外,還要留意撕開紙尿片魔術腰貼時發出的聲響會否太大或刺耳,皆因會影響BB的睡眠質素或嚇怕BB

參考資料: www.children818.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14日

儲存幹細胞 , 臍帶血有用嗎?


幹細胞,stem Cell是指尚未完全分化的原始母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的潛能,可演變為多種不同功能的組織細胞,其中兩大類是造血幹細胞HSC,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 間質幹細胞MSC, Mesenchymal Stem Cells

造血幹細胞主要可在骨髓內找到,可發展成身體內血液循環系統及免疫系統的細胞。間質幹細胞可分化為骨骼及脂肪組織,亦可發展成為肝臟、軟骨、肌肉組織等細胞,雖然數目較少,但可塑性甚高,可能應用的範圍更廣泛。

BB剛出生時,把胎盤的血和臍帶血留住,由於這些血液包含很多造血幹細胞,因此可留待日後有需要時使用來治療多種血液疾病BB出生頭一年若有血癌、與血或淋巴相關的癌症、或有先天新陳代謝問題,都可能使用造血幹細胞作為治療的一部分。目前來說,造血幹細胞暫時只是在兒童期使用,但醫療科技研究會將使用的機會擴展。除臍帶血外,現已有科學家研究儲存身體其他組織的間質幹細胞,例如乳齒幹細胞、臍帶幹細胞等。但大部分仍處於研究階段,臨床應用暫時很少,但醫學進步得很快,將來可應用的方面可能很多。

若父母能負擔所需費用,目前可透過私人構機為BB儲存幹細胞。其他國家有公營的血幹細胞儲存庫,香港的大學與紅十字會也開始成立幹細胞庫。因此你孩子的臍帶血亦有可能為其他有需要的孩子提供治療材料。父母在選擇幹細胞儲存公司時可考慮以下幾點:儲存公司是否可靠?是否已有良好的往績?是否有足夠設備儲存幹細胞二十年或以上?儲存地點是否有品質保證?等等方面。希望父母能夠做個合適的選擇。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8日

「sn-2棕櫚 酸」母乳餵嬰便便通

家長常為寶寶便秘而「頭痕」,甚至多次轉用奶粉也無助改善問題。亞洲近年有首項研究發現,寶寶進食含較多「sn-2棕櫚酸」的奶粉有助軟化大便,大便中的 鈣皂比例也較進食一般奶粉的寶寶低四成六,令大便較不黏硬。有兒科專科醫生指,寶寶自小不保持腸道流通,長大後更會增加便秘機會,母乳的「sn-2棕櫚 酸」含量高達七成,建議家長盡量以母乳餵哺嬰兒。

兒科專科醫生譚一翔指,不少媽媽只看牌子或友人介紹選用奶粉,四至六個月大的寶寶多因食奶粉引起便秘問題,其實除了奶粉成分、用太少水沖調奶粉、生活環境翳焗、出汗多也能令寶寶便秘。

「谷到喊」 因大便過
長期忽視寶寶便秘,寶寶會對排便有陰影,甚至長大後增加便秘機會。過往曾有兩個月大的寶寶因便秘轉用過二至三款奶粉,但仍經常「谷到喊」、因大便過硬令肛門受損,難耐清潔屁股時的痛楚。

母乳中含高達七成「sn-2棕櫚酸」,有助軟化寶寶的大便。譚一翔解釋,棕櫚酸是母乳中最主要的脂肪酸,可為寶寶提供能量,容易被腸道吸收,且不會與鈣質產生化學作用,故進食母乳的寶寶,一般大便質地軟及鬆散,顏色較黃

增奶粉水分也可改
相反,大部分牛奶及配方奶粉則含較少該種棕櫚酸,脂肪酸的結構也不同,較易與腸道中的鈣質產生化學作用,形成「鈣皂」,寶寶的大便質地較黏、較硬,顏色多呈啡色,排便次數亦較少。

亞洲一項研究,共有三百多名七至十四日大的寶寶參與,結果發現,寶寶採用含較高棕櫚酸的配方奶粉八周後,大便水質及稀軟比例分別為八成四及六成九,排便更暢順。譚一翔建議,母親盡量使用母乳餵哺嬰兒,增加奶粉水分或選用礦物質不太高的奶粉,也可改善寶寶便秘。

參考資料: www.orientaldaily.on.c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7日

奶粉「sn-2棕櫚酸」 含量低 嬰兒便秘機會增

市面不少奶粉商,針對家長的憂慮,宣稱自家配方有助嬰兒大便暢通。不過,有兒科專科醫生指出,大部分配方奶粉的「sn-2棕櫚酸」 含量,較母乳低甚多,而且奶粉內的sn-1sn-3棕櫚酸,反而會與鈣質結合成「鈣皂」,影響嬰兒吸收鈣質,並增加便秘機會。醫生建議,嬰兒出生首6 月以母乳餵哺為佳。

兒科專科醫生譚一翔()表示,採用母乳餵哺的嬰兒,大便顏色一般較黃、質地較軟及鬆散,主要因為母乳中的「sn-2棕櫚酸」含量高達70%,而牛 奶及大部分配方奶粉只有6%12%。他指,牛奶及配方奶粉含高含量sn-1sn-3棕櫚酸,會與腸道內的鈣質產生化學作用,形成不能被腸道吸收的鈣皂,導致嬰兒大便變硬,增加便秘機會,並影響鈣質吸收;相反,「sn-2棕櫚酸」容易被腸道吸收,「飲人奶嘅BB,即使1個月屙一次,(大便)都係鬆軟, 因為人奶吸收得好好,便便中嘅渣滓好少」。

菲律賓及英國研究顯示,飲用高sn-2棕櫚酸配方奶粉的嬰兒,較飲用一般奶粉的嬰兒,大便的水質及鬆軟度較高,堅硬大便比例亦較少,而且嬰兒骨骼的鈣含量亦較高,顯示sn-2棕櫚酸是影響嬰兒大便的重要元素。
譚一翔指,出生後首4個月出現便秘的嬰兒,絕大部分是因為食奶粉所致,如果幼年時期經常出現便秘,長大後也會較容易有便秘問題。但目前市面上沒有高SN-2棕櫚酸的配方奶粉。

此外,譚一翔說,曾有母親因為BB便秘,於兩個月內不停轉奶粉仍無法解決,最終需要求醫。他指,轉奶粉是不可以解決BB的便秘問題,父母應先考慮母乳餵哺,尤其是出生首6個月的嬰兒,若要餵哺奶粉亦可諮詢兒科專科醫生意見,根據BB的生長情況及需要而定。
參考資料: www.am730.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3日

小兒便秘

小兒便秘的成因大多數是飲食習慣所致,例如奶粉和水的調較份量不合比例,少喝水、吃肉太多或少吃蔬果而導致纖維攝取不足。根據國際的標準,要同時出現以下徵狀才屬便秘:

1)
大便呈粒粒狀
2)
大便時用力至雙頰通紅
3)
排便時會大喊
4)
腹部脹起及排便的次數減少
家長可給予幼兒充足水份開水,如稀釋的果汁,增加運動量有助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情況。家長如有任何疑問可諮詢兒科醫生的意見。

參考資料: www.children818.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2日

過重、過輕、過矮

參考資料: www.children818.com

一般來說,只要BB的體重跟身高比列在第397百分線範圍內生長便屬正常。如果BB出生時體重少於2.5千克,原因多數是因為早產或在母體內發育不正常,間中有些BB可能有先天性的缺陷或疾病。這些BB的心肺功能、吃奶能力和吸收營養力較差,因此需要特別照顧,如暫住氧氣初生兒深切治療部觀察。在香港,大部分體重過輕BB經過悉心照顧都能渡過難關。儘管過輕BB的生長速度可能較正常體重BB慢,但不建議過量餵哺來催谷BB生長,因為有研究顯示,被「強行谷肥」的BB成長後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機會會大大增加。

假如BB一開始在正常體重範圍內,但在成路上BB的體重跟身高比列百分線位置越來越低,便要及早請教醫生找出原因。兒科醫生會先查問BB飲食、睡眠、生活節奏、認知力和行為發展等各方面是否正常,也會檢查BB是否患病。另外,兒科醫生亦可能過儀器測看看BB否腸胃吸收有問題食物敏感反應、身體的器官 (如腎臟) 問題

有些BB先天體型較大,通常與父母體型較健碩有關。有些時候,體型適中的媽媽懷孕時營養很好,以致BB出生時也較胖,但由於這些BB的遺傳因子不屬大體型,因此,BB有可能在六個月開始停留在較低的百分線,這是正常的現象。此外,媽媽懷孕時如患上妊娠糖尿病,BB也可能較重,通常兒科醫生所擔心的是BB血糖控制不太好或因體型過大開刀生產。不過現今醫學術進步,這些情況已很少見。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