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9日

染乙流5歲童亡 幼園停課一周

【晴報專訊】冬季流感再奪1小童命。5歲男童前晚(24日)入院後不足24小時喪命,初步對乙型流感呈陽性,踏入冬季流感高峰期至今已有48人死亡。有兒科醫生指,今次流感來勢洶洶,不少兒童「長燒」4日至1周,甚至「翻燒」;有家庭醫生指,約10%求診病人怕副作用拒食特敏福,恐令病情惡化。

1名5歲男童前晚赴仁安醫院求診後,昨晨病逝。院方透露,男童前晚11時因發燒及嘔吐送院,深夜病情急轉差,搶救後不治,流感快速測試初步對乙流呈陽性反應。男童就讀的安基司幼稚園暨國際幼兒園(粉嶺分校)昨發通告,稱1名高班學生染乙流離世,全校今(26日)起停課1周,至2月2日復課。

冬季高峰期 至今奪48命

衞生防護中心指,踏入流感高峰期以來,本港錄得92宗嚴重流感個案,連同上述個案,共計48人死亡。澳門昨亦現首宗流感死亡個案,1名4歲女童因甲流併發肺炎鏈球菌不治。

  家庭醫生林永和指,今次乙流傳染性高,日均有20人中招;約有10%求診病人因怕出現幻覺等副作用,拒服特敏福,易令病情惡化。林指,若對特敏福存疑,可改服樂感清,但5歲以上才適用。他指,服特敏福出現幻覺機會低至千分一到萬分一,毋須過慮。

中招者易高燒 1周不退

  兒科專科醫生譚一翔指,臨床觀察病童更易高燒,服藥後難退燒,發燒周期由1至2日延長至4至7日,甚至「再翻燒」,有父母擔心特敏福有副作用,經勸喻後才肯使用。

浸會醫院駐院兒科顧問醫生陳亦俊指,三分二留院病童屬乙流,大部分較嚴重,其接收的病人70%惡化成肺炎,但未必反映社區感染情況,提醒嚴重個案一般建議在48小時內服特敏福,大部分人僅有腸胃不適等副作用。
  


資料來自:http://lifestyle.etnet.com.hk/column/index.php/newsandentertainment/news/51638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1月24日

缺適當治療或致生得矮

哮喘無得斷尾?類固醇藥要用一世?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譚一翔表示,哮喘病童若能自小控制好病情,長大後越大機會毋須再用藥及不會復發,嚴重的哮喘若缺乏適當治療,其實會影響病童生長,包括比正常兒童生得矮小。

譚指,臨床上不少家長當知道子女確診哮喘後都難以接受,擔心「唔斷尾」、要成世食藥,或誤解長期用類固醇會影響生長或健康。類固醇是控制哮喘的主要藥物,多數病童使用的類固醇都屬低劑量,即每日少於400微克,屬安全水平,正確使用並不會帶來副作用。


及早控制 減長大後復發率

一般病童用藥期介乎一年至三年,病情便有機會受控。譚稱,若不及早控制哮喘,病情輕微可變成嚴重,病發不但令病童「喘得好辛苦」,嚴重更會有性命危險。病童肺功能減弱會增加感染風險及影響生長,包括較一般小朋友生得矮小。至於哮喘可否斷尾,其實及早控制哮喘,更有助減低病童日後復發風險。數據顯示,哮喘的兒童及成人發病率分別為10%及5%,反映兒童期病情有效受控,可減少長大後復發機率。






資料來自: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1/20040764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1月15日

寶寶智力發展 先天、後天的迷思

寶寶頭腦機靈,健康乖巧是父母最大願望。為什麼有些孩子好像特別聰明、有些卻比同齡小朋友發展得慢一點,究竟是先天還是後天使然?相信以上是很多家長心裡的疑問。無論如何,小朋友日後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家長不應為一時的表現為孩子定性;同時也要好好保護孩子的腦部健康,畢竟健康才是智力發展的基石!

問:請問寶寶智力的高低是取決於什麼因素的呢?遺傳、先天、營養還是後天訓練?

孩子智力的高低主要是決取於先天的。高智商的父母,生下的孩子智商也會比一般人高。營養方面,雖然現在有很多營養元素都聲稱可令小朋友的腦部發育更好,可是尚未有強力的醫學實證支持。話雖如此,後天的培養也不可忽視。因為智商高和學習能力及表現並不是絕對掛鉤的,想孩子有所成就、聰明伶俐,適當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啊!

問:家長如果想寶寶智力發展得更好,可以做些什麼?

首先是讓孩子多接觸不同的事物。很多家長常以為讓小朋友學習不同的樂器、語言等同多接觸事物;其實理想的方法是讓小朋友在無壓力下多看看這個世界。例如學齡前的兒童,家長可多帶他去郊遊、和其他小朋友互動、遊戲等等,以外界不同事物來刺激孩子的腦部發展,啟迪智能。學齡後的孩子可參觀博物館、參加輕鬆的興趣班等來讓他對不同事物有初步接觸,很快你會發展他對那些事物有獨特的天份及興趣,再向該方向加強培育。

問:寶寶腦部發展是否分階段?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今年1月的報告顯示,寶寶出生後的首1,000天的對大腦發展十分關鍵。在這1000天內,寶寶的大腦每秒能建立1,000個神經元連接,這速度其後無法再現。神經元連接有助寶寶發展大腦功能和學習能力,並為寶寶未來的健康和幸福打下基礎。

問:請問有什麼因素可令孩子智力發展出現問題?疾病有機會嗎?

意外(如撞傷腦部)、疾病都有機會令孩子的智力出現問題。香港是一個發達城市,雖然因為疾病影響腦部的個案不太普遍,可是每年仍有小朋友感染會傷害腦部的疾病,如「日本腦炎」、「腦膜炎雙球菌」等。由於這些疾病會影響智力,對小朋友的傷害特別大。

問:這些可影響智力的疾病是如何感染的?可以如何預防?

這些疾病都屬傳染性疾病。例如「腦膜炎雙球菌」由飛沫感染,由托兒所照顧或上學後的小朋友特別易受感染。而「日本腦炎」則是由蚊子傳播,小朋友特別易受蚊子叮咬,也屬高危一族。家長除了教導小朋友衛生常識及做好防蚊工作外,及早注射疫苗也是一個好方法。現時疫苗早於孩子9個月大已可注射,為孩子提供更全面保護。

譚一翔兒科專科醫生(818兒科)










資料來自: http://children818.com/chi/intellectual-development.php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1月8日

過敏性休克 嚴重者15分鐘內致命

不少香港人或有過敏體質,然而未必每個人也聽過「過敏性休克」,患者會出現腫脹、呼吸困難等徵狀,嚴重更可於15分鐘內致命 ,當中又以兒童較常發生,或需使用腎上腺素急救。
兒科醫生譚一翔表示,發達國家普遍有1至2成人有過敏,平均1個月便有大概4至5人因敏感向他求診。而50%的過敏性休克都由食物過敏引致,藥物敏感亦會引致此情況。因接觸過敏源後,細胞會釋放發炎因子,令微絲血管滲漏及擴張,出現急性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的早期徵狀包括嘴唇、舌頭腫脹;眼、面部麻痺腫脹;後來則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失去知覺,甚至致命。
譚指,過敏性休克較常發生在兒童身上,有可能在進食數次後才出現。他提醒家長在頭幾次喂食時先予少量,以測試幼兒是否對食物過敏。
若遇到過敏性休克該如何處理?譚提醒,先檢查患者的呼吸及血液循環情況,並把患者躺平或提高其雙腿,讓血液流到心臟。因過敏性休克足以令患者在15分鐘內致命,譚建議過敏體質人士請醫生處方單劑量腎上腺素的急救筆並隨身攜帶,呼吸困難時即可在大腿注射,可助放鬆氣管肌肉作救命之用。


資料來自: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1458569/%E9%81%8E%E6%95%8F%E6%80%A7%E4%BC%91%E5%85%8B%E3%80%80%E5%9A%B4%E9%87%8D%E8%80%8515%E5%88%86%E9%90%98%E5%85%A7%E8%87%B4%E5%91%BD?mtc=10027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1月2日

家族有「敏感底」易患哮喘 二手煙可刺激發作 (下)


當測試發現兒童的肺功能不足,或一氧化氮含量偏高,再配合使用氣管舒張劑發現哮喘情況有改善,臨床上便會診斷病童患上哮喘,需用藥例如類固醇作控制。



要預防患哮喘,家長要從多方面入手,包括餵哺母乳增加子女抵抗力,並讓子女接受疫苗注射減少病毒感染,藉此減低呼吸道的敏感反應,亦避免接觸二手煙、交通造成的污染空氣及塵蟎。譚建議要培養運動習慣、放假多到戶外吸新鮮空氣、作息有序,都對心肺健康、免疫系統有幫助。至於已確診的病童,及早適當診治,做好上述措施也很重要。



譚指,空氣清新機對改善室內空氣質素有幫助,尤其設HEPA系統可減少PM2.5懸浮粒子數目,但對預防敏感症包括哮喘則無研究證實,加上病童不會全日留家不外出,相信對預防或改善哮喘作用有限。



譚指,臨床上不少家長當知道子女確診哮喘後都難以接受,擔心「唔斷尾」、要成世食藥,或誤解長期用類固醇會影響生長或健康。類固醇是控制哮喘的主要藥物,多數病童使用的類固醇都屬於低劑量,即每日少於400微克或以下,屬安全水平,正確使用並不會帶來副作用。

若不及早控制哮喘,病情輕微可變成嚴重,哮喘病發不但令病童「喘得好辛苦」,病情嚴重更會有性命危險。譚指,病童肺功能減弱會增加感染風險及影響生長,包括較一般小朋友生得矮小。至於哮喘可否斷尾,其實及早控制哮喘,更有助減低病童日後復發風險。數據顯示,哮喘的兒童及成人發病率分別為10%及5%,反映兒童期病情有效受控,可減少長大後復發機率。


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譚一翔








資料來自: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health-and-you/20170530/9164/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