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

咳嗽定必痰多兼「手尾長」? (上)

咳嗽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病徵,背後病因眾多。若要解除咳嗽之苦,只喝咳藥水並不是上策,找對病因並對症下藥才是良方。提起咳嗽,家長們有否發現一個奇怪現象,那就是為何幼童較容易受咳嗽困擾?他們出現咳嗽痰多等病徵時往往較成年人辛苦兼「手尾長」?

咳嗽是一個反射動作,對上呼吸道起着保護作用。嚴格來說,咳嗽非疾病而是一個常見病徵,導致它出現的原因有很多,而受病毒感染乃是最常見。其次有炎症、分泌物、過敏(環境)因素或異物等令呼吸道內的黏膜受刺激。兒科專科何慕清醫生解釋,幼童的呼吸系統與成年人存在差異,當家長了解到其特點之後,便會明白為何他們經常受咳嗽困擾兼「手尾長」,箇中答案顯而易見。


幼童呼吸系統特點


鼻: 既沒有鼻毛,鼻黏膜也很柔弱,因此抵抗和防禦細菌、病毒的能力較弱,容易生病。

咽喉: 管徑幼細,每當發生炎症並伴隨水腫等情況便很容易造成堵塞,引致呼吸困難。

氣管支氣管: 管徑細而短以致呼吸時阻力較大,所以在生病期間,氣管腫脹加上分泌物堵塞管道令呼吸時的阻力更大,特別容易引致呼吸困難。

肺: 體積只有成年人的三分之一,發育亦未成熟,以致呼吸儲備(能力)小,只要稍有不適便可對他們構成嚴重影響。

不要亂服抗生素


遇有咳嗽只喝咳藥水了事並非明智,而胡亂服食抗生素更無助改善病情。如上文提及,咳嗽的成因複雜,若要作出正確治療,必需找出致病元兇。「病毒感染而致的咳嗽一般進行支持性治療,舉例說,如果幼童因為鼻水倒流引起咳嗽,可處方收鼻水藥物;若氣管有痰多問題則可處方氣管擴張劑,方便痰液流出。至於因敏感引起的咳嗽,或需要處方抗敏藥物或甚至『聞氣』。」

何醫生重申,咳嗽以病毒感染致病佔多數,然而病毒感染並無服用抗生素的必要,胡亂服用只會增加抗藥性風險,待至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對抗由細菌引起的疾病時,令醫生束手無策。

咳嗽可大可小,特別是由過敏症而造成的咳嗽,若沒有好好處理,長遠有損氣管壁膜和肺部功能,使其愈來愈弱,形成惡性循環。在氣管和肺部功能削弱的情況下,每當遇到外來的感染或致敏原攻擊,其反應便會很強烈,容易觸發氣管敏感或甚至哮喘,尤其擁有敏感病史或過敏體質傾向的幼童,機會更大。

.......續

兒科專科何慕清醫生












資料來源: Health Action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4月18日

玫瑰疹 猩紅熱防不勝防 (下)

 
 
猩紅熱嚴重可奪命

早前令不少家長聞風喪膽的猩紅熱,亦常發生於兒童身上。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資料顯示,猩紅熱是由甲類鏈球菌引致的細菌性感染,潛服期13天。病發初期一般會出現發燒、喉嚨痛,偶爾會頭痛、嘔吐和食慾不振等。何慕清說患者舌頭上會出現狀似士多啤梨的紅色小粒。發病約第二天,患者身體和頸部會出現如砂紙般粗糙的紅疹,然後散開至手腳和腹股溝。紅疹大多在一星期內消退,然後脫皮,以手指和腳趾位置最明顯。

雖然猩紅熱和玫瑰疹的患者均會發燒和生紅疹,但猩紅熱有引致併發症如中耳炎、咽喉膿腫、肺炎、腦膜炎的風險,亦可能對腎臟、肝臟和心臟造成損害,甚至出現較罕見的中毒性休克綜合症。早前,亦有本港兒童因感染猩紅熱而致命的個案,因此不少家長對此非常憂心。

服抗生素有效治療
何慕清說﹕「雖然它不能預防,也沒有疫苗,但由於傳播方法是患者接觸到有猩紅熱病人的口水和鼻涕等分泌而感染,故必須保持家居空氣流通、觸摸眼耳口鼻前清洗雙手、避免共用毛巾等,以減少受感染的風險。而服用抗生素是十分有效的治療方法,一般服用24小時後,就可以痊癒,家長可以按這個準則衡量一下患病的小朋友是否適合繼續上學。」 何慕清指家長單憑自己的觀察,難以分辨子女患上的是什麼病,及早帶子女看醫生接受治療,比較安心。

玫瑰疹誤當感冒

Yvonne女兒深予於8月大時患上玫瑰疹,「有一天帶她到遊樂場,回家後她便開始發燒、有鼻水,進食和遊玩也提不起勁,以為她感冒」。Yvonne帶深予求醫,醫生懷疑囡囡出疹,果然翌日玫瑰疹便出現了。「想不到可以蔓延得這麼快,一下子全個臉蛋都通紅,像隻梅花鹿。沒有特別的治療方法,由於她沒胃口,醫生建議把奶多加一點水稀釋,希望她能喝多些。一個星期後,疹便全退了,也沒有留下疤痕。」

何慕清 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明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4月10日

玫瑰疹 猩紅熱防不勝防 (上)

政 府剛公布新一輪免費流感疫苗詳情,爸媽要留意一下是否需要替寶寶注射。不過,很多爸媽對疫苗也一知半解,以為注射了,就可「一勞永逸」,然而有些常見於幼 兒的疾病,例如玫瑰疹和猩紅熱,根本沒有疫苗可以注射,遇到這些熱門的病毒感染,不能以疫苗預防,這難免會令爸媽憂心忡忡。只要及早認識這些病毒的徵狀及 面貌,家長就可以減低憂慮。 


玫瑰疹退燒後出疹

玫瑰疹的名字由來,是患者身上出現一些狀似玫瑰的紅疹,兒科專科醫生何慕清說﹕「玫瑰疹最早會出現在胸口、背部或腹部,然後再散開至頸和手等。帶粉紅色的疹呈小圓點或一片,外圍或會有些淡白色的環。疹子大部分是平滑的,但也有可能會突出來。它不會令小朋友感到疼痛或痕癢,持續幾小時或幾天不等。」
 
其實,玫瑰疹是由於病人感染人類疹病毒第六型(Human herpes virus type 6)或第七型而引起的,一般發生在2歲以下的幼兒身上。何慕清表示,幼兒若受到感染,可能完全沒有病徵,但一般會在感染病毒一至兩星期後出現徵狀,「包括突然發高燒,可達到華氏103度或攝氏39.4度以上。患者會喉嚨痛、流鼻水、咳嗽等,頸部淋巴腫脹,維持約35天,燒一退,疹便出來了」。何醫生說由於小朋友正在發燒,故會出現疲累、情緒不穩及胃口欠佳等情。



保持清潔 毋須搽藥膏

不 過,何慕清說﹕「玫瑰疹暫時未有預防疫苗和有效預防方法,也許藥廠感到沒有這個需要,因為它會自然痊癒,而帶來的後遺症也較少。」她又指出,治療玫瑰疹並 沒有特別的藥物,醫生只會針對病徵對症下藥。「毋須特別於出疹位置搽藥膏,只需保持日常清潔便可。發燒時,可採用必理痛一類的退燒藥,但因是病毒感染,並 不適合使用阿士匹靈,錯誤食用這類退燒藥或會引致嚴重的綜合症,建議家長不要自行購買成藥給子女退燒。」
何慕清表示,由於大部分幼兒在上學前已感染過,有了抗體,故甚少會再次患上,而一年四季皆有可能感染玫瑰疹,並沒特定的病發高峰期。(續)

何慕清 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明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4月3日

全世界近五成學童患敏感症

世界過敏組織(WAO)的數據顯示,現時全球約有四至五成學童患有一種或以上敏感症,據估計本港每五名小朋友有一個患濕疹或鼻敏感,敏感情況十分普遍。近日一項調查顯示,發現75%的嬰幼兒患有或曾經出現敏感症狀,顯示敏感情況十分普遍。





香港過敏協會在今年2月中至3月底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了「嬰幼兒敏感風險知多少」問卷調查,成功訪問了511位母親。調查發現75%的嬰幼兒患 有或曾經出現敏感症狀,近一半為濕疹或皮膚敏感,30%為鼻敏感或花粉熱,而哮喘或氣管敏感佔25%。而且近70%沒有敏感家族史的兒童都有不同的敏感症 狀,顯示患敏感症比例偏高,但只有兩成的人知道嬰兒主要食糧牛奶是最常見的致敏原。












資料來源:  www.singpao.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