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6日

何時懂得「呻」鼻涕(擤鼻涕)? / 說話不清因黐脷筋(大舌頭)?



何時懂得擤鼻涕?

Q:聽說擤鼻涕或咳痰有遺傳傾向,假若爸媽不懂個中技巧,寶寶便不能做到,真的嗎?



A:當然不是。寶寶在3歲或之前不懂擤鼻涕或咳痰是正常的,這並不關乎遺傳傾向或發展遲緩的問題,而是他們不明白個中過程。3歲以後,寶寶的思維模式開始 轉變,能夠掌握抽像概念。此時,媽媽只要在寶寶面前示範「呻」鼻涕的動作,並加以適當練習,他們很快便能學會。至於咳痰,因為過程較為復雜,需要寶寶於肺 內保留一口氣,然後把痰吐出,假若寶寶能於6歲前做到亦算合理。



說話不清因黐脷筋?



Q:寶寶2歲仍不能清楚表達說話,也不能把「媽媽」等簡單詞語說清楚,他會否是黐脷筋??

A:媽媽面對寶寶說話不清的情況,先不要太緊張,因為語言發展對寶寶來說是一項大挑戰,過程中需要有足夠時間練習。遇有上述情況,媽媽應先分清楚寶寶是發音不准,還是不懂說話。前者一般隨寶寶成長就能改善;至於是否不懂說話或黐脷筋,則需要由言語治療師進行評估。


鄧秀碩 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雜誌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3月25日

寶寶哮喘怎麼辦?


典型哮喘是甚麼意思?

典型哮喘是由「哮」加「喘」兩個病徵組成。「哮」是指小朋友呼吸時發出特別聲音,像一些高頻哨子聲,「喘」是指他們呼吸很急促,由於支氣管收縮,空氣不能順暢地進出肺部,以致發出一些哮鳴和呼吸困難的聲音。


為什麼小朋友會患上哮喘?

引發哮喘有很多原因,好像家庭遺傳,如家族中有人曾患有哮喘,小朋友患哮喘的機會率會比常人高。另外,如果小朋友先天肺部發育有問題,例如屬早產嬰兒或曾感染呼吸道合胞體病毒(RSV),均會令小朋友患上哮喘。還有,環境因素亦會令哮喘發作,如感染過濾性病毒,好像傷風或流行性感冒菌,或是有過敏症,好像對花粉,塵蟎,寵物毛髮,化學物品等敏感


一旦哮喘病發,應如何處理?

小朋友出現哮喘病徵時,應立即帶其到醫生處診治,找出病源,查出是因為病毒細菌感染還是過敏原引起,再進行不同程度的治療。一般來說,醫生會處方氣管舒張藥以作舒緩,如果孩子情況變得嚴重及緊急,醫生會考慮加用類固醇藥物,再加或減白三烯素受體阻斷劑,或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的分量。如小朋友已確定患有哮喘,家長應經常攜帶經醫生處方的氣管擴張藥以作應急之用,如有問題應立即請教家庭醫生意見。


小朋友應如何預防哮喘?

由於哮喘很容易受外來環境改變刺激而引致支氣管收縮,家長應保持家居清潔,避免塵埃積聚及塵蟎繁殖,保持空氣流通。在家中避免養寵物、鋪地毯、用絨沙發、羽毛枕及羽絨被等,避免引起過敏。此外,還要留意天氣變化和避免進出溫差大的地方,例如由炎熱的戶外走進強勁冷氣的室內。
















資料來源: 親子王周刊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3月20日

2歲前去playgroup - 同病菌玩遊戲 (四)







傷風感冒疑問



疑問一:小朋友傷風感冒後,持續咳嗽,原因何在?

譚:「咳唔斷尾」十分常見,尤其是剛上幼稚園的小朋友,每年秋天病毒細菌開始活躍,小朋友初初返學,會遇上很多不同細菌,一種感染差不多復元,又有新感染,這是免疫系統必經的訓練。

另一個原因,是感染後氣道高反應,即上呼吸道感染痊癒後,呼吸道仍處於較敏感狀態,易受外來環境影響剌激如;空氣污染、二手煙等引致咳嗽,可長達兩個月。

小朋友若只是咳嗽,但仍活躍,家長無須過分擔心;因為隨年齡增長、抵抗力增強,持續咳嗽的情況在四五歲逐漸減少,到六七歲就不再發生。


疑問二:小朋友感冒,可否服成藥?

譚:市面買到感冒成藥,一般都是舒緩病徵的藥物,例如抗組織胺、化痰藥、止咳藥,主要是減低病徵,但不能治癒疾病。

小朋友用成藥,要小心劑量,一般成藥只適用於六歲以上小朋友,藥盒上註明612歲兒童劑量與成人不同。六歲以下兒童就要小心,因為小朋友對藥物反應不一,例如成人服用抗組織胺以後會昏昏欲睡,小朋友則可能會興奮、扭計;所以建議先見醫生,由醫生處方藥物。


疑問三:抗生素要食足一個療程,但小朋友服藥後把藥吐出或嘔出,如何是好?

譚:抗生素味苦,小朋友未必能接受,醫生處方抗生素,大都選擇混合糖漿成分,劑量亦已計算小朋友可能吐出小量。若小朋友每次都是服藥後立即吐出,可能需要考慮其他辦法,如打針;但若小朋友服藥後一小時才嘔吐,大部分藥物已吸收,一般都無須再加藥。
(完)




資料來源: 明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3月19日

2歲前去playgroup - 同病菌玩遊戲 (三)







肺鏈疫苗增古怪併發症?

剛過去的冬天,肺炎鏈球菌令人心惶惶。
肺炎鏈球菌是個很大的家族,有九十多個血清型,當中二三十個較常感染人類。過去兩三個月,父母們對肺炎鏈球菌的疫苗絕不陌生。不過,因感染侵入性肺炎鏈球菌導致多名幼童死亡的個案中,部分人曾接種疫苗,可惜疫苗未能提供百分百保護。究竟是否值得接種?


江: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否提供百分百保護?



譚:沒有疫苗可提供百分百保護。肺炎鏈球菌疫苗的保護能力,根據不同血清型有所不同。13價疫苗提供13種血清型,等於13種不同疫苗,每一血清型保護能力有高有低,有些可達至八80%,有的只有60%。是否代表保護不足呢?不是,因為60%至70%足夠保護免受嚴重感染。

保護非100%但死亡率降

江:接種疫苗後也可能受到感染。



譚:沒錯。疫苗雖然不能提供全面保護,但總比零保護好。



江:有一說法認為,「疫苗出現後,令一些不受疫苗覆蓋的菌變惡」。對嗎?



譚:有否變惡很難說。在未有疫苗前,的確很少併發胸腔囊腫和凝血性尿酸中毒綜合症,但7價疫苗出現後開始就變多了,至於13價之後是否也會變多,暫時還未知道,需要時間觀察。


然而,沒有疫苗時,每年可能有三四十人因感染肺炎鏈球菌死亡;疫苗出現後,約有十個,死亡率降低,但卻出現一些古怪厲害的併發症。雖然如此,仍是值得接種,因為從整體看,感染率和死亡率降低了。

6歲以下屬高危群體

江:小朋友過了5歲,以前未曾接種,需要補打嗎?



譚:科學研究顯示,6歲以下小朋友是個高危群,一旦感染肺炎鏈球菌,死亡率較高。所以醫學界同意,6歲以下小朋友都應接種;至於6歲以上,也可能受到感染,但因而死亡的機率降低很多。如果希望盡量減低感染,也建議接種。



江:除了接種疫苗,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減低感染風險?



譚:要減低感染風險,就是減少接觸病菌,包括:生病時不要上學,有上呼吸道病徵時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空氣流通;另外,要增加身體抵抗力,均衡飲食,良好作息,適量運動。
(續)


資料來源: 明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